“惟楚有才,鄂东为最” ——试解人才地理中的“黄冈现象” -凯发k8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12日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打印:
字体:

长江流出江汉平原后,在大别山脉西南缘冲积出一片狭长的平原,同时接纳了源出大别山的6条一级支流,这“一江六河”所在的山水相映之地就是湖北最东部的黄冈市。

你肯定知道董必武、李四光、闻一多、熊十力、黄侃、汤用彤、胡风、王亚南等一个个星辰般的名字,但不一定知道他们都是“黄冈老乡”。

“惟楚有才,鄂东为最。”走进黄冈,无论是沿江分布的团风县、黄州区、浠水县、蕲春县、武穴市、黄梅县,还是北部沿山分布的红安县、麻城市、罗田县、英山县,最让人叹服的还不是这里的发展变化,而是遍布各领域的杰出人才从明清始层出不穷,至近现代更是形成“喷涌之势”。如何解读这块鄂东岗地人文荟萃、大师辈出的“群星现象”?记者近期数度踏访,一探究竟。

大江东去,留下千古文学风流

走进黄州,漫步东坡赤壁公园,流连在赭红的岩壁与众多的碑刻亭阁间,远眺水天苍茫的长江,感受“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旷达情景,体会“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的豁然,顿生“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豪情。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山水相亲,最易让人因寄所托,幽思感怀。黄冈的山水,遇见唐宋的文人,开始在历史的长河中闪亮。

陆游在《入蜀记》中评价黄州:“然自牧之、王元之出守,又东坡先生、张文潜谪居,遂为名邦。”

陆游说的牧之就是中唐大诗人杜牧,杜牧在任黄州刺史近两年半的时间里,写就《赤壁》等多首怀古咏史之作。王元之是早苏轼82年到任黄州知州的北宋文学家王禹偁,他组织修缮黄州城垣,写下《黄州新建小竹楼记》,寄托了“听雨如瀑”“闻雪若玉”的从容和“岂惧竹楼之易朽乎”的情志。

由杜牧、王禹偁开启,至苏东坡达到巅峰的黄冈文脉,从此汩汩流淌,到了明清之际逐渐厚重,及至近现代形成了“蕲黄广,才放旷”的特点。

从黄州顺江而下,来到古称蕲州的蕲春县,大别山在此逐渐舒展开来,形成一片树叶状的版图,叶片上的主脉就是蕲河。一条支脉白水河与蕲河交汇处,夹岸耸峙着两棵千年古樟,这就是近代国学大师黄侃先后生活过十余年的大樟树村。村民大多以黄姓为主,据传是黄庭坚的后人,由江西迁移至此。

黄侃故居背靠螭堆山,身后山形宛若一把太师椅。故居历经风雨侵蚀,房屋已经坍塌,只剩下屋基和一座牌楼,仍能清晰看出一进四幢的府宅轮廓。故居前有两口池塘,一名砚池,一名洗笔池,环池栽种豫章树,池旁是黄氏名人事迹文化长廊。大樟树村党支部书记蔡小舟说起“黄氏一门七教授”头头是道,还顺带介绍,在蕲春有10名以上教授的“教授村”竟有31个。

黄侃家学渊源,父亲黄云鹄是晚清进士,经学家、散文家。他自幼随父求学于武昌,后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师事章太炎,加入同盟会,既是近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音韵训诂学家,又以笔为枪,从事推翻满清王朝的革命活动,是辛亥革命先驱之一。同时也因恃才傲物、桀骜不羁被时人称为“黄疯”。

告别大樟树村,沿着蕲河来到长江边上赤龙湖畔的蕲州镇菩堤村,但见一派烟雨江南的田园风光。这里就是现代文艺理论家、诗人和文学翻译家胡风的出生地。胡风本姓张,原名张光人,从小活泼好动,一次抓鱼时掉入渔民挖的深坑,直到天黑才被路过的乡民救出。

灰瓦红柱的张氏宗祠内设有胡风纪念馆,以“我从田园来”“时间开始了”等单元展出与胡风有关的书籍、书信、照片等500余件,从中可以领略他作为一名率真文人的“恃才放旷”。

走进浠水县巴河镇望天湖畔的闻家铺村,闻一多故居“闻家新屋”原址虽只剩下田地与丘壑,仍可见闻一多在诗歌《二月庐》中描述的故乡:在一块棋盘似的稻田边上,面对一幅淡山明水的画屏。

闻一多的父亲是清末秀才,他们的家训推崇“清白乃躬心似水,笔耕世业是家风”。闻一多的童年基本在这里度过,他从小学习刻苦,一捧起书本就如醉如痴,与他后来研究中国古典文学时埋首书斋、皓首穷经,被同事戏称“何妨一下楼”斋主一脉相承。世人皆知闻一多是爱国诗人、民主战士,若读过他的《唐诗杂论》,略知一些他的《古典新义》,当为他深厚独到的国学造诣而惊叹。

一路走来,记者还在黄梅县城小南街、京派小说鼻祖废名用过的水井上沐雨掬泉,在团风县回龙山镇枣树店村、著名作家秦兆阳的故居遗址听风感念,在武穴县梅川中学、新闻骄子郭超人上过初中的母校座谈追忆。

经过实地感受后再读他们的作品,一种如见故人的亲切感油然而生。逐渐感受到这一区域的文化人,就像交错其间的山水河湖一样,既有山的耿直厚重,又有水的灵动进取。

吴头楚尾,贯通中西究天人之际

吴头楚尾、山南江北,看似封闭落后的黄冈,却出了一批“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哲学、史学大家。

今红安县西紧邻武汉黄陂的二程镇街道上,立着二夫子并立的铜像。二程指的是宋明程朱理学的奠基人程颢和程颐。铜像底座上写着:红安县二程,因“二程”兄弟在此出生,成年后在距此2公里处的大程山、小程山筑书院讲学而得名。

记者查阅朱熹《黄州州学二程先生祠记》并后世方志专家的考证,二程父亲程珦任黄陂尉届满后,继续安家在今二程镇前身滠源乡所在的桥店村茅屋岗塆,二程在这里出生、学习有十四五载,“因受学焉,而慨然始有求道之志”。引人趣思的是,写下“横渠四句”的关学大儒张载,竟是二程的表叔,张载的姑妈是二程的祖母。

从二程镇沿大别山西南缘行车百余公里,就到了团风县上巴河镇熊坳村,这是新儒家一代宗师熊十力的故里。在张家湾通村公路旁的一个山嘴上,静卧着尚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熊十力墓。墓碑刻有梁漱溟手书题词:“熊十力先生暨韩阮光夫人之墓”。

巴河岸边,绿树绕塘。恍惚间,记者仿佛看到120多年前的场景:放牛郎熊继智(熊十力原名)骑在牛背上,以书代笛,手不释卷。兴味盎然时竟吟诵起陆九渊的诗句,“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熊十力归葬故里,也算是回到了童年和少年时代滋育他的故乡怀抱。

熊十力自幼家境贫寒,为邻家放牛,10岁才入乡塾就读,中间又因父亲病故和家庭贫困两度辍学。但他酷爱读书,常与附近村庄的李四光、吴崑、刘子通聚在一起讨论学问和时事。这四人后来一同到武昌参加新军,被称为“黄冈四杰”。

参加了武昌起义和反袁护国运动后,熊十力深感“革政不如革心”,遂“掉背孤行”,以自学为主,研读佛儒,吞吐百家,独创“新唯识论”哲学体系,以本体论重建中国文化主体性,蔡元培称之为“二千年来以哲学家之立场阐扬佛学最精深之第一人”。

熊十力的学生,出生于浠水县的徐复观,也是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另一个邻村的小老乡殷海光也曾问学于熊十力,后来成为在海峡两岸都很有影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

哲学的故事还在延续。设在黄梅一中校园内的汤用彤纪念馆,如今成了学生们接受文史哲熏陶的殿堂,学校还专为理科生开设了国学班。国学班语文老师沈燕讲起汤用彤、汤一介父子哲学大师来滔滔不绝,手上一本《论语》已经翻得烂熟,内页写满了注解。

汤用彤的父亲汤霖出生于黄梅县孔垄镇汤大村,是清末进士,曾任甘肃渭源知县。汤用彤虽然出生在渭源,但从小会说黄梅话,特别爱用黄梅话吟诵庾信的《哀江南赋》。汤家三代人遵循“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素位而行,随适而安”的家训,怀朴抱素,孜孜学问。

汤用彤学贯中西、语接华梵,与陈寅恪、吴宓并称“哈佛三杰”,所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等多部书籍皆为学术经典,被誉为“中西印会通第一人”。汤一介则是聚集古代儒家的大百科全书《儒藏》的首席专家,为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出重要贡献。

从黄梅北上,大别山主峰天堂寨脚下的罗田县同样是人文荟萃之地。出县城向东约20公里,山峦渐有起伏,河流时缓时急,河畔682棵百年古枫杨傲然挺立,一条新修过的道路取名书香路,路上围起一棵古枫杨唤作“状元柳”。路边展示板上介绍着这条河的不同凡响:仅明清就出了1名翰林、6名进士、16名举人、75名贡生,所以叫作“进士河”。又有“一河六进士、两岸四将军”之说。

沿进士河上行数公里,照镜崖山环抱的古楼冲村,绿树掩映,窈溪奔流。近现代方志学集大成者王葆心的故居就在路边。故居堂屋里挂着的“蔸子火”,让人联想当地一句民谣“老米酒、蔸子火,除了神仙就是我”,当年王葆心坐在火盆旁,给村民们“挖古”(讲故事)该是何等的惬意。

王葆心是晚清民初的著名爱国学者,曾任湖北革命实录馆总纂,主张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并重,毕生著述百余种。抗战时期,王葆心避乱罗田老家,保护、藏书达10万余册,为防书籍受潮和虫蛀,创立“晒书节”,至今为村民津津乐道。王葆心墓就在村子附近,墓门上有董必武题写的挽联:“楚国以为宝,今人失所师”。

山水相映,经世致用迭出科学巨匠

出自黄冈的人才群星虽类别多样,但多追求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他们或遍尝百草,著书悬壶济苍生;或探幽入微,献身科学结硕果;或研精覃思,考究百业献良策……

鄂东至今流传“四大名医”之说。“四大名医”各有所长,北宋比苏东坡小5岁的浠水人庞安时精于伤寒,明代比李时珍大19岁的罗田人万密斋善于养生,蕲春人李时珍专于本草,清代比林则徐长5岁的武穴人杨际泰长于戒毒。

记者先后走访了李时珍纪念馆和万密斋墓。李时珍纪念馆由邓小平题写馆名,其中的本草碑廊墙壁上嵌有96块黑色大理石,石上刻有明代文坛巨匠王世贞的《本草纲目序》及从《本草纲目》中节选出来的128种本草药图。纪念馆馆长胡庆华娓娓道来这些草药的妙用奇效,让人很长知识。

李时珍墓位于馆内园林深处、雨湖之畔,保存完好。胡庆华说,李时珍从小戏水雨湖,泛舟问方、采荷入药;一生淡泊名利,心境如水,用雨湖的水醮笔润墨,“费三十年之殚精”,写成如李约瑟所言,“那部在中药书中登峰造极的《本草纲目》”。

在罗田县大河岸镇石井头村,沿着蜿蜒的山间小道盘曲而上,穿过一片板栗树林,三碑相连的老墓碑出现在眼前。正面碑刻“明考授廪膳生国朝加封医圣万公讳密斋先生之墓”等字,两侧分立清康熙年间罗田知县沈庭祯所刻万密斋事迹碑和光绪年间十二节妇捐产建万密斋记事碑。

万密斋自幼天资聪颖,科场失意后随父习医,行医50余年,足迹遍及鄂、豫、皖、赣,著《万氏全书》计二十余种,在养生保健方面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华养生第一人”。他发明的“万氏牛清心丸”,至今仍是治小儿急惊风的良药。

从罗田县往东行数十里,即来到英山县。这里地处天堂寨南麓,境内万山磅礴,素有“鄂皖咽喉、江淮要塞”之称。古为皋陶部落,汉为英布封疆,宋为毕昇故里。

沈括《梦溪笔谈》载:“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毕昇何许人也?《梦溪笔谈》之外几无记载。

1990年,考古工作者在英山县草盘地镇伍桂墩村睡狮山南坡发现毕昇墓和墓碑,碑中两行阳刻大字:“故先考毕昇神主故先妣李氏妙音墓”,毕昇四子三孙的名字亦可辨认。后得到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组的鉴定确认,现已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去年4月,以毕昇文化为主题的英山毕昇纪念园开园迎宾。走在纪念园里,记者不由想到曾经采访过的三苏祠。三苏父子博览群书,即得益于眉山在雕版印刷术发明后迅速成为印书重镇。历史的机缘让饱学的苏轼在毕昇的家乡升华为旷达的东坡。毕昇之于天下读书人,功莫大焉!

走进团风县回龙山镇沙畈村李四光故居,一进三重的瓦房中间,一个小天井光线透亮,恰似主人的“四面有光”。墙上写着李四光的一句话:“我是炎黄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所学到的知识,全部献给我亲爱的祖国。”

李四光15岁时留学日本,成为年龄最小的同盟会会员,回国后参加了辛亥革命,后又留学英国,走上全身心投入科研的报国之路,终成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和地质工作的奠基人。

李四光之后,把所学知识全部奉献给祖国的黄冈籍科学家还有很多,彭桓武和朱英国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桑梓炊烟萦梦里,楚云凡物展花前。请君致意家乡忆,九十衰翁眷念拳。”这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彭桓武在2005年中秋节写给家乡麻城的一首诗。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朱英国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作为从罗田走出来的农民儿子,朱英国把53年的工作生涯全部奉献给了杂交水稻和植物遗传研究、教学,常年奔波在湖北、广西和海南,被称为“水稻候鸟”。朱英国团队培育出的“红莲型”杂交稻在全国及东南亚等地区推广种植面积累计超过1亿亩,“马协型”杂交稻在全国推广面积已超过2000万亩。

黄冈还有一个经济学家“群星现象”。中国经济学、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的开拓者和奠基者王亚南是团风县人,第一位在国际七大顶尖杂志发表学术论文的中国经济学家邢慕寰是黄梅县孔垄镇人,发展经济学奠基人张培刚是红安人,知名政治经济学家马哲民是黄州区人。

风云际会,家国情怀激荡热血忠魂

在近现代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中,黄冈成为红色的热土。出席党的一大13名代表中,黄冈籍有3人: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仅新中国开国将帅黄冈籍就有102位,其中红安县61位,麻城市乘马岗镇26位。红安,还是共和国两任主席董必武和李先念的故乡。

将星闪耀,源于中共“八七会议”后掀起的黄麻起义和随后建立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走进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红安革命烈士纪念墙”上密密麻麻写着22552个烈士名字;走在乘马岗镇蜿蜒的柏油马路上,三条半枪雕塑、宣誓广场、望郎台、饮马河、得胜门楼、28年红旗不倒雕像……叙述着从“三条半枪”起家的峥嵘岁月。

溯源28年红旗不倒,不得不走访与红安西邻的团风县的一个山村。这里是黄冈革命风云的更早策源地。

从大别山南麓的大崎山主峰龙王顶望去,一条山脉绵绵南下,盘旋出众多的山前湾村。其中一个叫林家大湾,三面环山,水碧池清。村庄后山的八斗塆,有一座修缮一新的寺庙,门上挂着“浚新学校”四个大字,寺后茂林修竹,绿意葱茏。

100多年前,在这座寺庙里,李四光的父亲李卓侯开办私塾,吸引了附近村庄的林育南、林育英等一批青年前来求学。1919年7月,历经“五四运动”洗礼的林育南、林育英、胡亮寅等在此创办浚新学校,联络在武汉创办利群书社的恽代英,组建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并以研究会为基础成立了共存社。

百年后回眸,就是这个偏僻山村寺庙内的小学开启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革命石破天惊的一幕。1922年初,参加完中共一大回到家乡的陈潭秋,来到浚新学校通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情况,恽代英、林育南随即提出取消共存社,其成员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此成立了八斗塆党小组,成为全国最早的农村党组织。这批热血青年后来成为信仰坚定、铁骨铮铮的早期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领导者。

陈潭秋、林育南、林育英,这些革命的火种都与年长他们10岁左右的董必武有关。董必武原名贤琮,号璧伍,参加辛亥革命后,改用谐音“必武”为名。

1919年8月,董必武和张国恩等共同筹办了私立武汉中学,陈潭秋是学校的英语老师,恽代英、李汉俊等常到学校演讲,这所学校成为培养新型革命人才的摇篮。后来黄麻起义的一批领导者也是董必武从武汉中学选拔派去的。

在红安县城老城区,一座砖木结构的房子显得清幽古朴。大门左手边写着“董恒豫米行”,右手边写着“董恒豫酱菜铺”。院子里一棵曾被反动派烧毁的石榴树奇迹般复活,枝繁叶茂。讲解员王超告诉记者,董必武的少年时代在此度过,家中主要靠经营酱菜铺、米店维生。母亲蔡氏常常一边坐在石榴树下纺线,一边教导董必武。董必武17岁时考取秀才,他拒绝了当地惯例的贺仪礼俗,只要了母亲一针一线为他缝制的一件新蓝布长衫。

直到70岁时,董必武仍不舍得丢弃这件已经褪色、破旧的长衫,嘱咐家人将之改成自己双胞胎外孙的婴儿服。如今,这两件婴儿服展陈在湖北省博物馆。

参观完这些故居,颠覆了记者之前关于黄冈北部山区多是穷苦人闹革命的想象。其实,最早起而行之的是一批家境还不错、饱含家国情怀的青年读书人。正是他们,把更多的穷苦青年引导到追求革命理想的道路上。

从红安走出的将军中不乏战功赫赫的大将、上将,还有两位中将也特别值得缅怀。他们就是塔山阻击战的指挥员胡奇才和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的主要原型王近山。

高桥镇程河村是王近山出生并度过少年时代的小山村。村庄中央,一棵参天的红枫古树在微风中舒展着绿叶。曾经,反动派想要砍掉这棵枫树,王近山的弟媳张氏拼死保护,将铁片等硬物钉进树干,防止树被锯掉。多年以后,铁片与枫树融为一体,形成一个个“鼓包”,后人称此树为“将军枫”。

王近山出身书香门第,后来家道衰落,父亲早逝,他只读了一年私塾就回家务农。1930年,不满15岁的王近山“软磨硬缠”,由少先队长转为红军战士,一年后就担任机枪连排长。在许多硬仗恶战中,王近山敢于破常规出奇招,大家称他“王疯子”。邓小平听到后评价:“他那不叫疯,那叫革命的英雄主义。”

王近山指挥的最后一次著名战役是上甘岭战役。在战场胶着的关键时刻,他向彭老总报告:我决心跟美国佬在上甘岭打到底。不在这里把龟儿子打服气了,他还会从“下甘岭”来找麻烦!

平凡烟火,脱胎顶流的唱念坐打和顿悟禅定

有生活的地方就会有艺术,有心性的砥砺就会有觉悟。

黄冈的江湖田畈是民间文化的沃土。早在北宋时期,苏轼就注意到黄州山民爱唱山歌这一文化现象,他在《书鸡鸣歌》中记载:“余来黄州,闻黄人二三月皆群聚讴歌,其词固不可分,而其音亦不中律吕,但宛转其声,往反高下,如鸡唱耳……余今所闻,岂亦《鸡鸣》之遗声乎?土人谓之山歌云。”

从山歌中走来的民间小戏,逐渐成了灾荒之年的谋生手艺。北高南低的大别山区在梅雨季易发洪水,尤其是位于南部的黄梅县,水网交织,号称湖北的“水袋子”,至今仍是全省防汛时间最长、任务最重的县之一。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黄梅又发大水,农民食不裹腹。15岁的邢绣娘随哥嫂到江西卖唱,后又辗转江苏,恰逢乾隆南巡,为之献艺,深得赞赏,后又被三次请去献艺。乾隆为其婉转动听的曲调和生动逼真的表演所打动,亲笔御赐“黄梅名伶”,从此流传“不接京城大戏王,愿请黄梅邢绣娘”的美誉。她中年后定居于安徽青阳县,致力于将黄梅戏发扬光大。

邢绣娘是黄梅县孔垄镇邢大墩村人。据这个村的邢氏族谱记载,她的本名叫秀莲,乾隆十四年(1749年)二月生人,自幼随母赵氏学成孔垄数一数二的挑花能手,被大家唤作绣娘,同时耳濡目染,善唱黄梅采茶曲,唱腔甜美,扮相俊俏。

比邢绣娘约晚半个世纪,从罗田走出的民间艺人余三胜,先在大别山区演唱东腔戏,后辗转汉口、天津、北京,入春台班,独创“反二簧”唱腔和京韵念白,成为京剧界公认的老生唱腔主要奠基人,被艺界誉为“京剧鼻祖”。京剧汉派的主要继承人谭鑫培正是余三胜的入室弟子。

记者在罗田县走访了王葆心故居后,继续向大别山深处的九资河镇七娘山进发。群山环抱、山路回旋,当地司机几经周折,驶上了一条路边陡坡,来到一个名叫七娘山的小山村。村中央有座余氏宗祠,其侧后早已废弃的房址就是余三胜的故居遗址。

虽然位置偏僻,但七娘山上松竹葱郁、风景独好。余氏宗祠门前一棵桂树亭亭如盖,树龄190余年,据传是余三胜出走前手植。经重新修缮后的祠堂内陈列了余三胜的不少故事。余三胜原名余开龙,自幼家境贫寒但聪明好学、喜演艺。他因故出走家乡三年后传来喜报,被嘉庆皇帝御旨封为“戏状元”。

近年来,罗田县以东腔戏排演的《余三胜轶事》广受好评。有考证认为,楚剧、汉剧、京剧和黄梅戏四种戏的源头都与黄冈有关,形成“四戏同缘”的独特文化景观。

黄梅县不仅是黄梅戏的故乡,还是佛教禅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均在黄梅完成衣钵传承。道信本姓司马,出生在黄冈武穴市梅川镇。弘忍俗姓周,是黄梅县濯港镇人。

建于初唐时期的四祖寺和五祖寺分别坐落在黄梅县城西北、东北的大别山余脉上。而在山林更深处,还隐逸着一座相传由印度僧人宝掌和尚于东晋时期创建的老祖寺。三座寺院呈三角形分布,各相距20多公里。2011年5月,黄梅县申报的“禅宗祖师传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项目类别名录。

记者走访了号称“天下祖庭”的四祖寺和五祖寺。四祖寺所处地面比较平坦,很适合四祖道信禅师力主的“农禅并重”,就是要求僧人开荒种地、自食其力,在平凡劳作中实现农禅双修。这一禅修原则后来由五祖弘忍禅师发扬光大。五祖寺至今保留着“慧能舂米处”的复原场景,六祖慧能日复一日为寺院僧众舂米,因身材瘦小而腰悬重石“为法忘驱”,在重复的劳作中悟到了非树非台、明心见性的“东山法门”。

五祖寺山势较陡。废名先生在其散文《五祖寺》中,讲述了自己幼时大病初愈,随大人去五祖寺,被留在寺外一天门的茶铺里过门不入,“过门不入也是一个圆满,其圆满真仿佛是一个人间的圆满,就在这里为止也一点没有缺欠。”

废名成年后多次游览五祖寺,却再无记述,或许是因为有过童心的禅悟就够了。如今人们去五祖寺,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山门进出处的匾额,进门题“放下著”,出门题“莫错过”。寺内僧人解释说,这是提醒人们上山悟禅放下羁绊,下山入世“满血复活”。

试解秘笈,“黄冈密卷”秘何在

清乾嘉时期史家陈诗在其所著《湖北通志·人物志序》中说:“惟楚有才,黄郡实当其半。”有关地方史志专家整理出黄冈历代名人达1600多位。

黄冈何以成为孕育人才的热土?近年来已有一批历史地理学者和史志专家予以关注和研究,有的还提出范畴更为宽广的“黄冈学”研究课题。记者结合他们的研究成果和采访感受,试从历史地理、人口迁徙、家风人文三个层面予以归纳解读。

一是由区划沿革、地理方位、地形地貌综合形成的历史地理因素。在《尚书·禹贡》的记载里,黄冈大致以巴河为界,分属荆州、扬州。以后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分裂时期,黄冈长期处于不同州国的“交叉地带”,先后分属吴、楚,吴、魏,南朝、北朝,蕲州、黄州,南唐、后周,宋、金,直至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蕲黄合一,形成一个大“黄州”。行政区划的分合更迭使荆楚文化与吴越文化、中原文化乃至草原文化在这里相互融合。

从地理方位上看,黄冈地处吴头楚尾,“水从霄汉分荆楚,山尽中原见豫州”,地域环境的开放与封闭影响着文化的多元与独特。在黄冈各地已发掘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几乎没有发现完全独立存在的文化属性,各遗址的文化风貌呈现出长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考古学家苏秉琦对此有一个结论:“鄂东地区是古代东西南北文化荟萃之地,不仅因为黄冈地处长江中游,海洋文化与内陆文化水乳交融,而且中原文化和南方文化也在这里交汇。”

从地形地貌看,黄冈北靠大别山,南滨长江,中间是低山丘陵和沿江平原,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冲垄丘岗,山水交错,既有南北不同风物之别,又有江河纵横分割之闭;既要与自然搏击求生存,又相对独立于外界纷扰,超然自适。开放与封闭,多元与独特,这些看似矛盾的文化特征共存共生,塑造了人才耿直刚硬、傲而不孤的性格特点。如光绪《黄州府志·例言》:“其地山水清远、土风厚善,其民寡求而不争,其士文朴而不陋,尊德乐道,异于他邦。”

二是由人口迁徙形成的融合性、变异性共存的地域文化因素。文化的交融交汇随着人的迁徙而来。鄂东地区水资源充沛,低山丘陵也大多具备开发条件,所谓“襟山带江、土沃民萃”,成为周边省份移民最先考虑到的迁入地。至今黄冈人口居湖北各市州第二。

研究考证,黄冈历史上曾有10次大规模移民,其中8次以迁入为主。包括春秋战国时期邾国君民迁入黄州,东汉时期巴人2次入主黄冈五水流域,西晋“永嘉之乱”后的流民南迁侨置,以及北宋、南宋、元、元末、明初、清初等年代的大移民,如非常著名的“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记者在此次采访中才得知,李四光的家族原是“库李”姓蒙古族,为躲战乱,从蒙古草原流落到黄冈的,王近山也是元末明初一位蒙古族王爷的后代。

麻城孝感乡是我国古代八大移民集散地之一。在麻城市区原孝感乡所在地,走过一座“奉先继序”的恢弘牌楼,就进入移民纪念馆。馆内大量图片、实物介绍了“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悲欢离合,一部模拟重现迁徙之路的数字短剧,让记者深切感受到先民们徒步千山万水的艰辛,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血脉相连。

几次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积淀、孕育、转化为黄冈人敢说敢当的风骨和敢为天下先的气度。武汉大学教授李维武研究发现,这种宝贵的精神传统,在黄冈知识分子中表现尤为明显。正如熊十力在《心书》中所写:“楚士又好为一意孤行,不近标榜,蕲、黄尤甚。”

三是由勤于谋生、崇文重教、家国情怀构成的家风人文因素。勤于谋生既体现在勤劳耕作上,也体现在善学手艺上。如明代嘉靖《罗田县志》中写罗田山区:“其俗勤而专一,惜费而惮役,习业而不迁。”黄冈北部山区田地不阔,南部平原洪涝频仍,学会一门手艺成了移民及其后代们谋生的重要手段。因此,民间手艺门类众多,有“九佬十八匠”之说。

而当生活稳定之后,送子上学成了主要的追求。清末民初,团风县回龙山一带的青少年到武汉上学、乃至出国留学者不在少数。从经济基础上讲,缘于这一区域的东乡布业鼎盛一时;从精神追求上看,正是整个区域崇文重教的典型表现。

崇文重教推动了办学成风。唐宋之际,黄冈境内开始出现塾学。北宋时潘大临等在苏轼留下的雪堂著述讲学,形成雪堂书院。其后的河东书院跻身江南著名书院之列。明清时期,塾学遍布黄冈城乡,李贽、冯梦龙曾在黄安、麻城讲学;黄冈籍学者耿定向、顾问、顾阙、陈诗等也曾在家乡设帐授徒。《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曾在蕲州荆王府任纪善一职,相当于王府教师。

“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逐渐形成的重教兴学之风,到了明清两代,汇聚成“黄冈进士冠荆楚”的现象。根据有关学者整理的数据,黄冈在明清两代的进士数量,约占到湖北全省的三分之一。

直到如今,黄冈仍是全国有名的教育大市。著名的黄冈中学,仿佛千年人文底蕴的历史回响,“黄冈秘卷”曾风靡全国,至今仍是湖北中学教育的重镇。

家庭环境对人才成长的作用举足轻重。“霍桑效应”认为,被关注的心理需求比物质待遇更能激励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自家族的文化熏陶能够营造出被关注、被激励的强烈心理氛围。有计量研究表明,家庭对人才成长权重高达40%。这应该就是黄冈人才中屡见不鲜的“家族成窝”现象的重要原因。据民国《湖北通志》统计,麻城梅、周、李、刘四大家族,在明代共培养出43名进士,占麻城县104名进士中的41%。

不少人才不仅家学渊源,而且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他们崇尚气节、急公好义、嫉恶如仇、朴诚勇毅,在近现代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奋不顾身、前赴后继,成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优秀代表。

大别山巍巍,长江水滔滔。黄冈人才群星涉及的领域之广、层次之高、贡献之巨、影响之大堪称人才地理中的“黄冈现象”。记者前后七次寻访,越访越感到高山仰止、诚惶诚恐,笔力不逮、挂一漏万。这些文化名人在历史的长河里熠熠生辉,集中体现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滚滚长江东逝水,淘不尽千古风流人物。文化是挖不完的富矿,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近年来,黄冈市更加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自编自导自演了《寻找毕昇》《众人划桨开大船》等数十部地域特色文化小剧,以小切口探索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继续发掘弘扬优秀文化资源,必将为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文化自信的力量。

扫描二维码
在您的设备上浏览本页

网站简介广告服务标识说明凯发k8天生赢家一触即发的联系方式法律声明建议投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