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应急管理局:牢牢守住流域安全底线 坚决打赢防汛抗旱主动仗 -凯发k8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开场语: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由天门市人民政府网和天门网联合举办的“在线访谈”栏目。推进政务公开,加强政策解读,促进互动交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打造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今天我们节目邀请到的访谈嘉宾是市应急管理局党委成员、副局长刘立勇,与各位网友沟通交流防汛抗旱工作。刘局长,您好!
刘立勇: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高兴能与大家进行本次交流,也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我市防汛抗旱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主持人:首先,感谢刘局长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我们的栏目。大家都知道,防汛历来是湖北天大的事,水安全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是民生福祉的重要保障。您能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天门市防汛抗旱基本情况吗?
刘立勇:天门属江汉平原与大洪山余脉过渡地带,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具有剥蚀低丘、岗状平原、河湖平原三种地貌。形成了“汉北河”“天门河”“沉湖”三大水系,建成了防洪、排涝、灌溉三大工程体系。其中汉江干堤(天门段)长137.7公里(汉江遥堤15.8公里),沿堤有险工险段52处;汉北河、皂市河堤防108.9公里,沿堤有重点险工险段60处;有大观桥、绿水堰2座中型水库及27座小型水库,有华严湖、张家大湖等45个湖泊,有罗汉寺闸、天门防洪闸、沉湖五七泵站、彭麻泵站、刘家河泵站、沉湖二站等多座涵闸泵站。我市地理位置特殊,处于洪水走廊中段,既要承接上游来水,又易受下游长江、汉江水位顶托影响,防洪压力大。既有沉湖、华严湖等“水袋子”,又有北部丘陵岗地多处“旱包子”,洪涝旱风险交错并存,历史上就有“三年两水、十年九旱”的说法。
主持人:听了上面的介绍,了解到我市防汛的基本情况。当前我国已全面进入主汛期,呈现“南涝北旱,旱涝并发”的态势,安徽黄山、广东梅州、广西桂林、湖南长沙等地方均因为暴雨天气,引发了严重的洪涝灾害。不知道今年我市的防汛形势如何,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
刘立勇:受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等气候因子影响,预计我市今年气候年景总体偏差。表现为“三多一高”。“一多”是降水量多,汛期(5~9月)降水800~900毫米,偏多1~2成。主汛期(6~8月)降水600~700毫米,偏多2~3成。梅雨期降水500~600毫米,偏多4~5成。“二多”是极端强降雨多,梅雨期间可能有6~7次较强降水过程。“三多”是高温日数多,盛夏期出现持续性高温过程的可能性较大,极端最高气温为38℃~39℃。“一高”是指致灾风险高,今年洪涝旱灾害并发的可能性较大,暴雨洪水等极端突发情况趋多、趋广、趋频、趋强。
主持人:听了刘局长的介绍,我们了解了我市今年的防汛形势。近期,我们也是刚刚经历了入梅以来三轮降雨,不知道降雨情况如何?
刘立勇:第一轮降雨集中在6月21日-22日,降水量最大的为九真37.9毫米,平均降雨量18.9毫米。此轮降雨对江河湖库水位影响不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情。
第二轮降雨主要集中在6月27日晚8时-29日晚8时,降水量最大的为麻洋260.2毫米,其次为多祥237.8毫米,平均降雨量159.3毫米。第三轮降雨主要集中在7月2日,降水量最大的为渔薪125.2毫米,其次为黄潭108.6毫米,全市平均降水量60.7毫米。受强降雨影响,截至目前,全市受灾人口4.1万人,受灾农田面积7.8万亩,直接经济损失1035万元。
我市于6月28日上午11时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市防指及时组织会商,科学研判分析,细化应对措施。五七泵站、刘家河泵站、沉湖二站全力开机抢排,麻洋闸、彭市闸、老龙堤闸等涵闸开闸自排。水利、住建、城管、交通、农业、应急等部门紧急出动人员1000人次,机械设备、车辆100余台次,开展巡堤查险、道路巡查、积水抽排、减灾救灾等工作。目前,我市防汛抗灾形势总体平稳可控。
主持人:我们知道,现在极端天气多发频发,梅雨期又是一年当中降雨最集中的时候,那么我们怎么以万全准备来应对万一可能呢?
刘立勇: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应对:
一、高位推动、压实防汛责任。市委书记纪道清、市长肖敏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抗旱工作。5月30日,召开了全市防汛抗旱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传导工作压力。市防指以天防指〔2024〕1、2号文件调整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责任分工,自上而下构建由党政主要领导“双挂帅”的指挥体系。落实市级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47人,乡镇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52人,村级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625人。29座中小型水库、重点涵闸和大中型泵站明确巡查、技术、主管部门、行政等“四个责任人”共136人,明确重点责任段面和点位135个。
二、严格排查风险、消除风险隐患。持续开展专项隐患排查整治。一是全面自查。市防办两次下发通知,督导各地对辖区内堤防、水库、涵闸、泵站、在建工程等关键水利工程进行拉网式排查,针对检查出来的问题逐一登记,制定整改方案,及时进行整治。二是专业核查。市防办分别于3月底、4月中旬、4月底和6月中旬对全市进行汛前、汛中检查。检查发现并督导整改安全隐患39处。三是领导督查。4月12日,市委副书记、市长肖敏到干驿、胡市、马湾等地调研流域综合治理情况,要求聚焦防洪排涝、生态补水等功能需求,统筹做好水生态、水安全。5月15日、5月28日,省防办专家两次对天门市防汛抗旱工作进行督导检查,重点检查隐患问题整改和防汛抢险物料准备情况,全力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三、充分准备、筑牢防范基础。一是做好物资准备。目前我市汉江、汉北河沿线常规储备砂石料共计8.53万立方米;防汛物资储备仓库有水泵124台、钢桩5000米、围板围井8套、打桩机4套、大流量排水抢险车1台、冲锋舟15艘、橡皮艇2艘等防汛物资。二是做好队伍准备。我市建立了水旱防御专家组、技术组、专业组、青年突击队“三组一队”共243人,同时依托民兵队伍组建乡镇防汛抢险队伍共900人,并结合实际及时组织演练。5月31日,市防办组织住建、卫健、气象、水文、消防、水利等部门和汉北河沿线乡镇、相关企业志愿者共计140余人开展了全市防汛抢险应急救援综合演练。演练科目包括气象水文信息采集、巡堤查险、险情处置、内涝抢排、搜救转移群众、卫生急救等。三是做好技术准备。我市及时修订完善各类预案35项,并组织开展了业务培训。4月8日—11日,组织应急系统30名年轻干部和市防办工作人员参加了国家防总举办的为期4天的全国防汛抗旱业务视频培训。4月17日,组织各乡镇办场分管负责人、水管站站长,各分指挥部技术负责人等70余人进行了业务培训,从天门防汛抗灾工程现状、水文气象基础知识、常见堤坝险情处置、防汛抗灾实例等多方面多角度进行了系统讲授,提升了各级防汛抗旱工作人员履职能力水平。同时抓住关键节点开展科普宣传,利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5.12防灾减灾日”“防灾减灾进社区”“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发送宣传短信、宣传单、宣传册,提高公众防灾避灾意识。
四、科学应对、强化应急之策。一是加强预报预警。与网络运营商签订了灾害信息发布协议,遇极端天气时,及时发布预警提示短信,确保准确将灾情预警信息点对点传递至风险区的干部和群众手中。今年以来,共发送预警提示信息12条,340万人次。二是加强会商研判。每月组织气象、水文、水利、农业、自然资源等部门,开展自然灾害风险趋势会商,提出风险应对措施建议。今年以来,共开展会商6次,编制《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6期。三是加强核灾救灾。针对极端天气多发频发态势,及时组织灾情核查专班,对全市受灾情况进行摸底统计,及时上报灾情。四是加强值班值守。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密切关注水雨灾情,做好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确保信息不瞒报、不迟报、不漏报。
主持人:听了上面的介绍,了解到我市为应对洪涝水旱灾害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您觉得我们还存在哪些薄弱环节?
刘立勇:我市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程抗灾能力仍显不足。当前,汉江、汉北河、天门河、沉湖等骨干工程历史隐患未能消除,新的隐患时有发生,不适应当前暴雨、洪水等极端情况多发频发态势,尚不具备抗御超标准洪水能力。
二是预案体系建设尚不完善。当前我市各级虽按要求制定了相应的预案,但有的与工程现状结合不好,缺乏针对性;有的与抗灾实际联系不紧,缺乏可操作性;有的与应急演练互动不够,没能根据演练情况及时修订预案,缺乏实效性;遇突发情况,不能及时按照相关预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三是预警叫应机制不够健全。各级预警信息发布渠道、传递范围不够明确,信息发布缺乏针对性,存在多方传递、重复传递的情况,预警与应急响应未能有效衔接。
主持人:针对这些薄弱环节,有什么改进措施呢?
刘立勇: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一是隐患整治与工程建设同步推进。一方面加强风险隐患的排查整治,做到动态清零;另一方面加快建设“一江三河”水系综合治理工程、罗汉寺闸除险加固工程、汉北河流域系统治理工程等项目,完善防洪工程体系,提升防洪排涝能力。
二是预案修订与应急演练相互促进。一方面要通过科学合理的预案来指导演练,锻炼队伍;另一方面要通过贴近实战的演练来检验预案,完善预案,以“案”促“演”,以“练”备“汛”,全面提升队伍的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突能力。
三是监测预警与临灾叫应紧密联动。不断提高监测预警的准确性和临灾叫应的及时性。依照省防办印发的《关于全省防汛救灾预警叫应“十条措施”的通知》,制定天门市防汛救灾预警叫应措施。建立市—镇—村三级防汛抗旱应急响应责任体系,形成“预应一体、一触即发、应而有效”的响应机制。
主持人:感谢您为我们大家讲解了这么多防汛抗旱的知识,让我们了解到防汛抗旱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容不得丝毫侥幸、丝毫疏忽和丝毫懈怠。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刘局长的莅临和各位网友的参与。
刘立勇: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网友。
扫描二维码
在您的设备上浏览本页